不管做什么东西,现在基本上一开口就是要求用户体验。说的多了,耳朵也腻。在我心目中良好的设计肯定是很少使用图片的,为啥?不光节约了HTTP请求,压缩了文件尺寸,最重要的是在界面渲染上使用纯CSS肯定比图片要来得快啊。但是 IE 对CSS3高级属性的支持一直是前端开发工程师的痛。所以我也有了以下的一些疑惑。
- 是否还需要考虑的浏览器?
IE6 已经很老了,应该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但是也许公司的 BOSS 或者客户使用浏览器的时候可能还是老式的 IE6 ,我个人已经开始厌倦了对 IE6 的 BUG 修复了,慢慢杜绝开始兼容 IE6 。比如,一个元素看上去有圆角,有阴影,支持 CSS2 伪类等,为了这些表现层的东西而写一大段的 CSS HACK 或者 JavaScript 脚本。很显然不值得。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底线。底线就是,不影响用户正常的功能使用。 - 视觉设计和前端的关系其实真的很暧昧
为什么 TAOBAO,BAIDU,SINA等都会要求界面设计师懂 HTML,CSS 代码。曾经我和设计师争论过这个问题,这里我提出我自己的观点。一个页面最重要的展示元素是 “内容” ?。那么到底是 “内容驱动设计的布局” 还是 “设计驱动内容布局” 很明显的我趋向于前者。当然,我的理解也许过于片面的追求HTML “良构” 了,一开始用 HTML 所谓的法则限制了视觉上的设计,也许就扼杀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一开始又设计师直接设计,也许会为了刻意的追求一些效果而写了大量冗余的 HTML 代码。并且还要使用大量的 CSS 去渲染,似乎也得不偿失。我想一线公司要求懂 HTML,CSS 的原因也就是希望设计师能够在界面实现的风险上面有一个大概的权重了解吧。 - 体验的终极目标
用户体验是什么,良好的界面布局设计?精心设计的圆角和阴影效果?很炫的 JavaScript 脚本特效?清晰的界面结构分割?No!No!No!这些东西的基础都是建立在速度的基础上的。0.1秒的系统会让人感觉很愉悦,1秒的系统会让人感觉开始有点停顿,知道计算机在处理数据,而10秒的系统,用户则会直接关闭浏览器。为了靠近 0.1 秒的目标,我个人觉得设计UI的时候都应该都尝试使用纯 CSS 和 HTML 用弱性衰减的原则去设计为主是最好的方案。其实用纯色来设计用户界面不是也挺好么。?当然,这又回到了上面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否要掌握HTML,CSS ?
好了。准备下班,回家睡觉,继续学习我的 Python.